月球:关于地球这位近邻天体,你需要知道这些事实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对地球影响重大,它引发潮汐、稳定地轴倾斜。它还有许多奇特之处,如轨道是椭圆形、表面在生锈、存在水,甚至能在其土壤中种植植物。了解这些事实,能全面认识月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对地球影响重大,它引发潮汐、稳定地轴倾斜。它还有许多奇特之处,如轨道是椭圆形、表面在生锈、存在水,甚至能在其土壤中种植植物。了解这些事实,能全面认识月球。
一个关于地球水起源的新观点声称揭示了地球形成后最初几百万年的组成成分。该理论认为,在月球碰撞形成之前,地球是干燥的,这使得宜居类地行星成为例外,而非常态。
随着卫星技术的进步,太阳系日益激烈的“瘟疫”。天文学家不断在行星的逼近边缘发现新的天体——准卫星(如新近发现的2025 PN7)、迷你卫星和小卫星。这种发现的激增,暴露了天文学界一个根本性的空白: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虽然在2006年期间并定义了“行星”,
地球内部有两个占据全球6%体积的巨大“blob”,非洲地下的“图佐”高约800千米(相当于90座珠峰)。它究竟是海洋地壳堆积物,还是远古行星“忒伊亚”的残骸?本文带你探索地球深处的神秘结构。
一项开创性的地球化学研究正在迫使科学界重新审视一个关于地球起源的核心范式:我们这颗行星在形成月球的“大碰撞”(Giant Impact)中是否被完全熔化并重置。长期以来,主流理论认为,大约45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忒伊亚”(Theia)撞击了初生的地球,
你是不是也好奇过?要是把地球上所有核弹堆一块儿引爆,能不能让地球偏离轨道,换个地方绕太阳转?平时看新闻说核弹多厉害,总觉得能毁天灭地。但今天跟你说句大实话——人类这点“大杀器”,在地球眼里,连挠个痒痒都算不上!看完你就知道,咱以前想太多了。
最新一项由伯尔尼大学地质研究所领衔的研究,登载在权威期刊《科学进展》,抛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的观点:地球之所以能孕育生命,很可能要感谢大约45亿年前一颗叫做“忒伊亚”的原始行星“撞”了我们一把。没错,就是那场据说还顺带“造”出了月球的超级大碰撞!
在浩瀚的宇宙中,月球一直被认为是一颗早已沉寂的天体。科学家们曾经笃定,这颗地球的忠实伴侣在30亿年前就已经进入了永恒的休眠,火山活动早已偃旗息鼓,只留下斑驳的环形山诉说着远古的激情。2020年,嫦娥五号从月球正面的风暴洋带回的玄武岩样品,将月球火山活动的历史一